司马昭弑君后,为何没有自己当皇帝,反而另立曹奂为帝?(3)

2025-06-09 09:22  360kuai

由此,这说明司马昭弑君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很多人可能不敢说司马昭什么,所以对司马昭的手下,或者背叛曹髦的人进行批评。甚至到了东晋时期,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晋明帝听王导讲述晋朝建立的过程,听到司马昭弑君等事时也忍不住说:"若如公言,祚安得长!"也即司马昭今天你弑杀曹魏的皇帝,明天别人就可以有样学样,弑杀你晋朝的皇帝。同时,司马昭派人弑杀曹髦,甚至引起了司马氏内部势力的分歧。

曹髦被杀后,太傅司马孚奔跑过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至于曹魏重臣陈群的儿子陈泰,则因为曹髦被杀而过于悲恸,不久即去世。并且,不管是司马孚还是陈泰,都要求司马昭严惩凶手。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部分司马氏势力的态度,也即我们可以跟随你司马昭,但是,你司马昭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至于弑杀皇帝,显然意味着司马昭坏了规矩。在此背景下,迫于内部势力和曹魏上下的舆论压力,司马昭自然不好强行登基称帝。

另一方面,司马昭弑君后,另立曹奂为帝,很可能是因为他想学习魏文帝曹丕,走禅让的途径来成为皇帝。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将皇帝之位禅让给了曹丕,后者正式称帝,并建立曹魏。现在,司马昭杀了非常强硬的曹髦,换上曹奂来当皇帝,目的自然是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由曹奂将皇位禅让给司马昭,后者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建立西晋王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