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自191年跟随刘备,期间离开过一段时间,知道208年被封为牙门将军,另有云别传记载当过偏将军,桂阳太守。当时刘备手下人不多,在军事上有点名的就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刘封、霍峻等等,称将军的就关羽、张飞、赵云。刘备攻蜀的时候将军才逐步多起来,那是赵云记载为翊军将军,干什么的,多大权,完全没有说明,估计也难考证。
一直到建兴元年,蜀书有记载,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这里的争论就多了,时间问题、大小问题、系统问题等等,不一而终,反正我也觉得现有史料是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的。建兴六年,贬为镇军将军,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这里我谈几个观点:1、杂号将军问题。首先,将军都是不小的官,杂号并不是说官小,好像是二千石左右(万石、真二千石、比二千石、中二千石、二千石,我搞不太清楚)。至于与同时期的人比较,个人感觉意义不是很大,也就是班位的前后,很难说大小,还要看掌权者给予他们多大的权力,刘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大家比较拿来比较的几个我稍微说下,关张马黄肯定要强点,这四个都是有侯爵的。李严、魏延好像差不多,不过两人都在外当太守,地方实权还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