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陈仓这座城池虽小,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秦朝灭亡后,刘邦利用采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一条小路出奇制胜,击败了章邯等人,先拿下陈仓这座城池,然后夺取了关中,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在楚汉时期的陈仓之战后,到了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也需要进攻陈仓这座城池。彼时,诸葛亮亲率数万大军,而陈仓守城的士兵不过一千多人。但是,这场战役的结果却让人颇感意外,对于善于用兵的孔明,却没能拿下陈仓这座小城,这是为什么呢?
一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陈仓之战是公元229年年初,蜀汉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与曹魏的一场战役。魏将郝昭以千余之兵拒守诸葛亮数万大军,双方相持二十余日,诸葛亮无计可破,因粮尽而乘机退兵。由此,对于诸葛亮来说,之所以数万大军没有攻下一座千人把守的小城,跟自己的粮食耗尽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刘备建立的蜀汉,拥有巴蜀之地的山川之险,也即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虽然这种地形有助于蜀汉的对外防守,但是,这也导致蜀汉进军时的粮食供给困难。对此,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诸葛亮、姜维的北伐就多次因为粮尽而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