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朱元璋杀害的都是什么人?要么就是武将,要么就是文人,基本上都属于知识分子,即古人所说的"士人",士人向来都是"可杀不可辱"之人,但是如此杀戮,也是寒了天下士子的心,所以,当庙堂之上,朝野机关,几乎没什么人上班了的时候,朱元璋几乎是采取抓捕的形式,抓捕凡是有点文化的人到朝廷上班。在这个血腥的时代,纵有一身知识,很可能都会小命不保,不如一个种田的农民,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啊?
朱元璋是堂堂一个皇帝,靠实力打下的江山,能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吗?所以,洪武二十五年后,他将锦衣卫裁撤,这说明朱元璋的内心已经起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光杀人震慑是不行的,还得依靠知识分子来治理国家,不然朝廷都难以运转了。
朱元璋为何不将大位传给朱棣
而与此同时,朱元璋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情也在开始变化,敏感,多疑,猜忌裹挟着这位老皇帝。依着之前朱元璋的脾性,杀了这么多人,难道我想立个什么样的储君还有谁敢说不敢吗?可是老来的朱元璋不再愿意杀戮,他希望平缓猛烈治国的思路,朱标虽然死了,但是受到良好儒家教育的皇太孙朱允炆却入了朱元璋的法眼,带着对朱标的复杂心态,朱元璋精心教育朱允炆,希望他能做个守成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