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中箭只是意外凤雏是三国最悲催谋士(2)

2025-04-13 13:02  360kuai

其貌不扬,不讨人喜。自东汉至魏晋,社会普遍是一个拼颜值的时代,非常讲究仪表,然后才是才学。看看周瑜、诸葛亮,其主都是一见就大生好感,而庞统生来相貌丑陋。庞统曾在周瑜手下任职功曹,功曹是个什么职位呢,是州郡长官下的重要副职,比如一个州有刺史,然后是别驾,然后是功曹,可见这个职位也并不小。那庞统为何投奔刘备呢?相貌丑陋,在世俗眼光中不受待见,有些人就会产生自卑情绪,而表现出的却是自傲,因为他总想比别人强,让别人看到他的才华。在东吴做功曹时,他就特别喜欢品评他人,有时还拿别人与自己对比。很多人表面上都说你说的对,其实内心肯定很反感,没有人喜欢说自己比不上他人。想来他这样也是得罪了不少人,而东吴人才济济,他觉得没有出头之日,再加上孙权也是看见他浓眉掀鼻就不高兴,于是投奔刘备。

主人并非他想象中的人。取益州之时,刘备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涪城,刘备大宴军士,非常开心。刘备问庞统,今天这场宴会开心吧,庞统答把讨伐别国当快乐,不是仁者之兵,刘备很生气的把庞统赶了出去。本来取益州就是违义之举,然战略需要不得不取,庞统本身心里是不开心,或者有些愧疚的。然而刘备却毫无歉疚之举,反志得意满,庞统看遍天下苦心求主,没想到刘备其实是这样的人,想也是心灰意冷。

英年早逝,战死雒城。有人说是诸葛亮看庞统受宠,暗生嫉妒之心,设计促使庞统中计而亡。其实庞统得到重用,多亏鲁肃与诸葛亮举荐,这种说法也不甚合理。有没有可能,是庞统心灰意冷,设计自杀?一方面他不想违心做事,一方面最后为主尽忠,这样的话也不无可能。然世事无常,不能说一个人智计无双,就不会死。策略是一回事,实际战斗又是另外一回事,就算你谋略再强,计划再正确,战场上必然还是有伤亡。三国演义讲了刘备和庞统换马的事,令很多人诸多猜测,实际上三国志里根本没有这回事。庞统素来对自己的计谋很自信的,他料到有埋伏,但你不能说有埋伏你就不去攻城不去打仗,只能说提前有所防备。但战场瞬息万变,没人能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而他中箭可能也就仅仅是个意外而已。

观其一生,来不及得志,就已长眠落凤坡,实在是一个悲剧。其智慧谋略,其后各朝代皆是赞扬,没有人怀疑他的能力,可他却偏偏如此年轻就中箭而亡,实在令人惋惜,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悲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