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邓艾伐蜀,他偷渡的阴平道在哪里?(2)

2023-11-14 07:42     360kuai

宋、明两朝学者们的结论在清代得到延续与肯定,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著作《读史方舆纪要》中,称阴平道为出入蜀地的古道。清雍正年间的《甘肃通志》及清乾隆年间的《三国疆域志》都认同了前人的说法,使"阴平道"彻底远离了它的本意,成了现在意义上的,邓艾在灭蜀之战中穿插迂回的古道--阴平道。这即是"阴平道"的由来及演变。

邓艾当时迂回穿插的古道,实际名称为"左担道"。据东汉学者李充编撰的《蜀记》载,蜀山自绵谷至葭萌之间的路径极其险峻、狭窄,从北向南的行人只能用左肩挑担艰难前行,期间还没有办法换肩,所以该道路称之为左担道。明代地理学家曹学佺编撰的《蜀中广记》中,引了晋代《益州记》中的一段记载,自阴平县至成都有一条左担道,道路狭险无比,担子只能挑在左肩,"不得度右肩也"。其中还明确指出,"邓艾由此伐蜀"。

此外,虽然在宋代时"道"的意义发生了改变,将地域混淆为道路,对后期的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明代学者王炜在《大事记续编》中,既承认宋人认为的邓艾伐蜀之道为阴平道,同时也明确指出了阴平道就是左担道。该书中有一段记载称,邓艾在阳平挑选精锐之士,欲从德阳进入江油的左担道,奇袭绵竹,直指成都。由此可以得知,无论是现在意义上的阴平道,还是两汉三国时期的左担道,其实就是对同一条道路的不同称谓。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