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亚国家与美国的"C5+1"(美国与中亚五国外交部间定期政治对话机制)会谈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与会者特别就保障阿富汗局势稳定交换了意见。目前,美国和北约部队从阿富汗撤军进程接近尾声。阿富汗局势正出现新变化,战火由阿富汗外溢至其周边国家或成大概率事件。美国此番撤军或并非仅旨在快速从"帝国坟墓"抽身那么简单,其"离场"后出现的地区安全赤字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谁能为该地区提供安全公共产品和稳定秩序?
"帝国坟墓"
据美国上届政府和塔利班签署的协议,美方承诺2021年5月1日前美军分阶段撤离阿富汗。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撤军期限出现变化。拜登今年4月中旬宣布,驻阿美军从5月1日开始撤离,9月11日前全部撤出。如影随形,多个北约国家也表示将从阿撤军。
进入7月,美撤军进程逼近尾声。美军中央司令部7月6日表示,驻阿美军的撤军计划已完成逾90%。8日,拜登在白宫就撤军问题表示,美军"已实现反恐目标",正"有序、迅速"撤离,"阿富汗人民有责任决定自己国家未来以及如何治理国家"。
阿富汗素有"帝国坟墓"之称,英国、苏联曾折戟于此。毫无疑问,美国此次撤军确有止损考虑,但却不能因此断言美国是重蹈了英、苏的覆辙。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争虽未达到其公开宣称的目标,但其所谓"损失"也没有达到不得不撤军的程度。美国内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撤军意见就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