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场战争之中他二人对于队伍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自然是要接受皇帝封赏的。于是在庆功宴之上,乾隆亲自将二人叫到眼前,问他们想要什么赏赐。没有人想到这时候的不同选择让原本命运轨迹差不多的两个人开始分道扬镳。乌尔登没有和皇帝客气,直接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志向,想要带更多的兵,帮助皇上平定四海,乍一听的确是个很好的志向,但是在久握权力的皇帝心里这句话可就变了味道,想要军权?是不是想要造反?无论他本人有没有这样的心思,帝王心中怀疑的种子都埋下了。
海兰察则只是向皇帝要了几个肥胖的侍妾,还说自己以后若是立下功劳,帝王直接赏赐自己就好。虽然在外人听来爱好特殊,但不得不说他将君王的心思拿捏还是十分准确的。后来新疆发生动乱,他二人临危受命带领5000清军前去镇压,但是由于环境恶劣,路途遥远,供给严重不足,再加上援军迟迟不来,最终大败而归,事后乌尔登被处死,但是海兰察仅仅被贬官,甚至在后来还再次被帝王重用,就连呼风唤雨的和珅对于他都要礼让三分。
同样的一场战争,一个人活了下来甚至后来还受到重用,而另一个则惨死,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对于帝王来讲,人才从来都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够拿捏得住的人才,若是这个人完美无缺,那么就意味着自己拿捏不住,既然拿捏不住,那么对于皇帝来讲这个人才就是没用的。所以暴露出缺点的海兰察才能在之后活下来,而当初志向高远的乌尔登则死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