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能够靠着自己的一介布衣,三尺长剑就赢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汉朝的数百年基业。就是因为这看起来一无是处的刘邦能够处理好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信奉的原则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能够用话语解决的问题绝对不浪费一分力气。所以刘邦用自己的高情商搞定了许多人,这就是传说中的帝王之术。他知人,用人,驭人的本领在当时可谓是天下无双。
樊哙在西汉是个开国功臣,刘邦最开始建国,其中就有樊哙的参与,不仅如此,樊哙和刘邦的关系还有另一层,就是樊哙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樊哙对于西汉来说, 是个功臣,但是为什么刘邦却临死前想要治他于死地?但是之后樊哙有事怎么生存下来的呢?樊哙的出身并不是很好,早前以卖狗肉为生,一直都后来,就跟着刘邦一共事,刘邦当上沛公以后,樊哙作为比较信任的人,就一直跟随在刘邦的身边,之后在战役中,樊哙也是立下了很多的战功。
在历史教科书中,我们可以得知樊哙在鸿门宴上,大口吃着生肉为刘邦解围,是靠着自己一股不怕死的蛮劲儿。但事实上,樊哙并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相反,他是一位城府非常深的将领,从他对项羽说出的一番话,就可以得知他的老谋深算:"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读到这里,想必有很多小伙伴儿恍然大悟了吧。
刘邦晚年,经历了太多的背叛,连发小卢绾都背叛他投靠了匈奴,而樊哙又是吕家的女婿,刘邦自然相信樊哙会对刘如意不利,为了刘如意能长命百岁,刘邦只好含恨下了诛杀樊哙的密令。当然,樊哙最后没死成,因为陈平没有忠实地执行刘邦的命令。陈平的想法是,刘邦、樊哙本就亲近,密报奏称的事,或许存在误会,刘邦错杀了樊哙,刘邦一定会悔恨终身的,为了不使刘邦悔恨,陈平决定把樊哙活着带到刘邦面前,让刘邦亲自跟樊哙对质。哪知道,在樊哙被带回长安,刘邦已经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