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没有丈夫的疼爱,自然生活苦涩。但是身在后宫,这是许多女人的命运。薄姬比较幸运的是,家庭生活中似乎缺少丈夫的角色,她却比其他妃子幸福,因为她有可爱的儿子。儿子出生以后,薄姬就安心在后宫一角养育孩子,小心翼翼过日子,不与任何人争宠出风头,母子得以平静度日。刘恒长大以后被封为代王,受母亲教育和影响,代王刘恒在他的封地上安然度日,不与人争端,所以在朝中也无树敌。刘邦去世以后,吕后大力清除被刘邦宠爱过的妃子,戚夫人被悲惨折磨致死,其他一些妃子下场也都比较悲惨。为巩固自己的实力和分封土地,吕后还大量扫除刘邦子嗣。唯独薄姬和儿子刘恒,得到了意外的厚待。也许是因为薄姬和刘恒都与世无争,吕后不仅没有对他们母子动手,还格外开恩让他们母子团聚。代王对薄姬特别孝顺,尊称薄姬为"代王太后",薄姬回到代王的封地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吕后病逝以后,大臣诛杀外戚,另选天子,一向与世无争又能体恤民情的代王得到大臣一致推荐,朝臣和使者就来到代国请代王入朝即位。薄姬经过卦的确认此事大吉之后,与大臣和使者们相会,移到未央宫,刘恒即位,即汉文帝,薄姬被尊称为薄太后。薄太后最爱读的书是《道德经》,"不喜儒术"。从她避难秦始皇后宫开始,就一直以"无为自静、顺其自然"的黄老哲学思想作为做人的准则,平时为人忠厚,"凡事包容,母仪俱足"(《史记》)。所以,秦朝宫女们喜欢她,保护她,连后来的吕雉也因此没有与她为难。做了母亲以后,她也一直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子。史载,薄太后不但自己能够背诵《道德经》,还经常给儿子讲解经义。母亲的思想能否影响到儿子,前提是儿子是否孝顺,而刘恒恰恰就是一个大孝子。
薄太后的"无为"思想,不但影响了儿子,也深刻影响了儿媳妇窦皇后,即后来的窦太后。而窦太后又将此思想传给了儿子汉景帝,两个母亲影响了两个孝子,最终完成了著名的"文景之治"。通过"文景之治",西汉王朝焕发出安康和谐的新气象,人民富足,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家财政充实。汉武帝即位之初,"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雄厚的财政实力,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开创鼎盛伟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