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App可以“轻松借钱”?(2)

2021-07-06 11:25  新华每日电讯

此外,还有一些App以"免费领取会员"为噱头,引导用户使用借款服务。例如某款视频App以"免费送3个月VIP会员"为由,引导用户点击广告,点击进入后则会出现"新用户领30天首期免息券""最高可借额度200000元"等网络借贷广告。山东艺术学院大四学生孙思齐说,在视频App"爱奇艺"的应用界面内,有时会出现借贷功能的广告;平台还宣称,只要注册并完成借款,就能领取会员。

不少App在借贷服务中都注明资金来自银行及持牌放款机构。记者咨询了一款社交App的客服人员,对方表示,该App是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负责接入借贷服务;推广平台本身并不提供资金,出现纠纷时需要借款者和资金提供方协商解决。

"轻松借钱"背后暗藏多重风险

社交、出行、视频等生活服务类App用户基数庞大,其中很多使用者本无强烈借贷需求;在这些App"广撒网"式宣传下,一些使用者受诱惑开通了借贷功能。

记者发现,不少平台的借款功能都以"实时审批、极速到账"为卖点,并且承诺的额度不低。几款App对开通借款功能的审核都颇为宽松,填写个人姓名、身份证号,进行人脸识别后,绑定收款银行卡就可以借钱。

部分App中的借贷功能还以低息为噱头吸引用户,但实际上却埋着高息的深坑。某款App宣称借款额度最高达到20万元,最低年化利率只有7.2%;但当记者按照App内的要求填写完各种个人信息后,年化利率一下子涨到了23.4%。

在黑猫投诉等互联网投诉平台上,有多名用户投诉称,一些App里的借贷功能存在重复扣款、收取高额利息、开通后无法取消等问题。

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普通用户在银行申请信用卡,一般初始额度只有2万元到5万元;但不少App上的借贷功能,动辄宣称可以提供30万元到50万元的额度。额度一旦过高,如果用户还款逾期,带来的金融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