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谋士为何总会出“上中下”三策?而主公为何总是不选上策?

2022-10-21 14:19     360kuai

在古代的烽火乱世中,一个成功的君主手下必须有冲锋陷阵的武将和出谋划策的谋士,武将能够在战场上杀敌攻城,浴血奋战的是他们,受伤牺牲的是他们,将士们更像是棋子,作为君主手中锐利的刀锋,君主指哪儿,他们打哪儿,文人墨客也总喜欢写诗歌咏将士,还开辟了一个新的诗派,边塞诗--

"万里长征人未还","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年年战骨埋荒外""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足够让人们体会到将士的艰辛。

似乎谋士只需在幕后出谋划策,身为君主的智囊团,他们处在最安全的地方,不用经历打打杀杀,只需要用他们的智慧就可以争夺天下,所以世人对于他们的印象大概就是文弱书生了。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天下四分五裂,诸侯争霸,谋士这个职业自然很兴旺,管仲、伍子胥、范蠡、李斯等人都是鼎鼎有名的一国谋士,正是这些谋士想出了"合纵连横"的策略,让战国七雄反复无常,时而合作,时而为敌,最终秦王嬴政利用此策略,成功一统六国,实现大一统,建立秦朝。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