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撤退,南京临时政府代表同意"对清算室给予优惠待遇"。"特惠条件"第七条规定:"大帝辞职后,皇族庙、陵墓、永久地,由共和国选设卫兵妥慎保护。"但国民处于混战阶段,而且溥仪在1917年短暂复辟,经常和一些遗老遗少以及外国人勾结,企图复辟登基为帝,和民国政府交恶,民国政府逐渐撤走了守卫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少量保护部队,守卫皇陵的责任落到清朝皇室自己头上。
但是这段时间溥仪自顾不暇,哪有功夫照看祖宗陵寝,守陵人员薪饷无着,难以维持生计,后来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就开垦陵区土地,对东陵土地和林木的破坏逐渐升级。再后来东陵渐渐脱离清室的掌握,护陵大臣名存实亡,常不在官署,不仅不能有效保护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卖财物。于是,对东陵的破坏与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图全面挖掘偷盗,大发横财。
直到1928年发生了孙殿英盗墓的事,引起溥仪及满清皇室成员的极大不满,向蒋介石告状,这才引起国民政府的重视,因此加强了陵墓的管理。说是加强管理,也不过是国民政府花钱雇一些人来负责简单的打扫及防卫工作,再加上皇陵原本就是有一些满清的皇室后裔在维护,这些人的费用也是由国民政府出钱,而这些守陵人为了守陵,也基本上在陵墓附近安家,形成一些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