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有着这样的记载:"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也。"且不提炎夏中一块冰的价值,单从"使匠琢为山"来看杨国忠的排场已展露无遗。在场的人无不根据这座大冰山展开联想,身心为之一颤。更有甚者,觉得自己置身冰川,还需在身上盖着丝绵才能觉得舒服。
许多大臣没能力请人凿冰块、挖冰窖,只能在盛夏忍受酷暑。杨国忠抓住这一机会,开始施展"冰块外交",将自家的冰块作为礼物送给有需要的大臣,增进友谊:"每至伏日,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此举竟与"雪中送炭"有异曲同工之妙,盛夏里还有什么比冰块更合适的礼物吗?真可谓高明至极。
二是、搭建凉棚。
普通老百姓亦会搭建凉棚纳凉,不过,老百姓的排场当然没有富家子弟讲究。寻常百姓,在西瓜地里搭个五尺见方的瓜棚,已是难得的享受。《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至暑伏中,各于林亭内植画柱,以锦绮结为凉棚,设坐具,召长安名妓间坐。递相延请,为避暑之会。时人无不爱羡也。"果不其然,富家子弟的排场的确不是老百姓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