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先秦时代,匈奴就是中原各国的一大危害。先秦各国对匈奴的政策是防御为主,秦统一后,延续了这一政策,秦始皇为此将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在了一起,用来抵御匈奴。之后汉朝初年,这一政策继续被延续--这期间,中原各国也有过主动出击匈奴的历史,但总体上效果不理想。直到汉元帝时期,匈奴问题才算基本解决。
汉武帝时代,汉朝国力空前强大,汉武帝认为之前的战国诸侯、秦朝没有灭亡匈奴是实力不够的缘故,只要实力强大,灭亡匈奴可谓轻而易举,结果,汉朝的将士伤亡无数,民间财富也被消耗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匈奴也只是受到重创,并没彻底灭亡。其实匈奴能经得起秦汉帝国如此打击,倒不是匈奴实力多强、家底多厚,
而是因为匈奴是一群游牧部族组成的部落联盟,在茫茫戈壁和草原上,追杀匈奴人,不亚于在太平洋上追杀一群海盗,很难做到彻底将其消灭。因此汉元帝时代,由于匈奴发生分化,汉元帝为此拉拢了南匈奴的单于,利用南匈奴和北匈奴火并。而在汉元帝拉拢南匈奴的手段中,就有将宫女王昭君,以公主身份嫁给南匈奴单于这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