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骗局被戳破,判刑
此案件中史某到底是什么身份?最后出现的高校李老师又是谁?随着对案件线索的梳理,一切渐渐明晰
史某,年近60岁,只是一家国有企业的驾驶员,为什么会一口应下晓梨入学的事,是史某想起几年前在一次饭桌上认识了沈某,印象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沈某是能“搞定”这类事的,于是史某便联系上了沈某,沈某也打了包票称“没问题”。
在择校时,沈某告诉史某的原话是:学生进入学院就读后,2年国内、2年国外,可以拿到国家认可的文凭。然而这与何女士的要求有出入,出于对高额好处费的觊觎,史某没有舍得收手。
再来说说“李老师”,据调查,“李老师”实际上就是沈某。经过查证,晓梨就读的是某高校中外合作院校国际本科项目,该项目对考生没有应届或高考分数要求,考生自愿报名。报名后,根据学院安排参加笔试和面试,学院根据分数高低排序录取。
也就是说,晓梨报名就读的该项目对报考学生几乎没有门槛,不可能在就读后转为统招专业,更不可能获得某高校上海统招专业毕业文凭。所谓紧俏的报名机会、复杂的择校经过、热门的专业门槛、打包票的文凭都是沈某、史某等人捏造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骗何女士的钱
该案承办人认为,犯罪嫌疑人沈某、史某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钱款数额特别巨大,已涉嫌诈骗罪。
且该案属共同犯罪,沈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此外,2020年1月,朱某以帮助何女士女儿进入民办幼儿园需要支付定金为由,骗取何女士共计6万元,后朱某将上述钱款用以偿还个人债务,该行为也涉嫌诈骗罪。
经闵行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
1.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沈某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罚金十万元;
2.判处史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
3.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罚金五千元。
然后骗子用150万元中的10万元给被害人的女儿报了“幼升小”补习班但是没考上......
2019年12月底,王女士的女儿贝贝正处于“幼升小”阶段,王女士计划让贝贝进入一所名牌小学国际部就读。但在一次考试中,贝贝的成绩不理想。王女士十分难过,发了一条朋友圈感叹孩子没考好,“幼升小”之路不易。
这则动态被徐某看到,徐某想起前男友周某好像有教育方面的资源。向周某确认后,徐某告知王女士,可以帮忙将孩子送进一所名牌小学,若需要帮助,便介绍她与周某见面。王女士同意了。
见面后,周某自称是一名金融人士,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已推荐好几个孩子进入著名小学。
2020年1月初周某带贝贝进行模拟考试做入学评估次日,便提出需要80万元锁定该校入学名额第二天,王女士爽快地将钱转给了周某然而,事情没能办成
周某又借口打点领导疫情特殊等理由追要了70万元可是,等到正式考试时贝贝还是未能通过考试入学
王女士心急如焚,急忙联系周某,发现周某手机已经关机,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周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刑事拘留。
原来,早在2019年。周某就号称有人脉资源帮一中医养生馆办理相关证件,诈骗了养生馆25万元。王女士之所以联系不上周某,是因为被害单位经理李先生报案,经审查公安机关予以立案,将周某抓获。得知此事,王女士也立马报案。
到案后,周某坦白自己并没有这所学校的关系,也没有向校领导送过礼物。他骗取王女士150万元后,拿出10万元给贝贝报了补习班,希望通过提高贝贝的学习成绩,达到顺利入学的目的,“只要能通过考试,王女士就会觉得是送的钱起了作用,也就不会来找我要钱了”。
近日,经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黄浦法院以犯诈骗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11年半并处罚金。
为了孩子的求学之路,
你被套路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