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认为这是拜登政府在试图封锁北极,也试图对化石燃料发起监管攻击,从“更严格的碳排放规则”一直到“濒危物种保护措施”。
拜登政府的减排措施是“无用功”
接下来,《华尔街日报》文章明确指出,拜登政府的这些反对碳排放的措施是没有用的。
有些支持环保的左派认为,美国必须淘汰化石燃料,以实现“巴黎协定”设下的目标,也就是将全球相对于工业化前的平均上升气温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然而,该文章认为全球到了2050年将预期增长20亿人口,“巴黎协定”的目标是与全球人口增长不相容的。如果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全球经济进行大规模重组,这将会导致数十亿人陷入贫困。
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长拉杰·库马尔·辛格(Raj Kumar Singh)在今年3月份表示:“(如果)你有8亿人用不上电,你就不能说他们必须达到净零(碳)。他们必须发展。”
这意味着,不论美国采取什么措施,只要没有出现技术突破,全球对于化石燃料的需求都还会持续增长数十年。
声称中俄伊将借化石燃料“薅羊毛”
该文章在痛惜拜登政府“自废武功”之余,也私心揣度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会利用美国“撤退”的机会,从化石燃料贸易中获取各种利益。
拜登政府关闭了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拱心石4期(Keystone XL)输油管道,暂停了阿拉斯加的石油开采项目。文章强调,与此同时,“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却宣布将在俄罗斯北部投资1700亿美元开展石油和天然气项目。

俄罗斯施工船只在德国水域内开展“北溪2号”管道建设,图自社交媒体
此外,俄罗斯也在铺设数千英里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以供应欧洲和亚洲,其中通往德国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即将完工。文章对拜登此前没有制裁运营该项目的俄罗斯公司表示不满,“拜登希望限制北美的能源开发,然而却任由俄罗斯开采其自然能源谋取战略利益。”
当然还有中国。该文章提到的大多其他国家的例子都关于俄罗斯,涉华部分只是强调“中国有112座煤矿正在建设中,而且他们也在开发页岩”,暗示中国在化石燃料领域的投资也很大,不过文章没有提供更多的事例或具体数据。
在文章的最后,《华尔街日报》先是表示,在化石燃料上实行收缩政策会使美国失去一项主要战略经济优势,接着更是声称,如果美国拒绝碳排放,那么其他地方就会排放,美国就会白白失去就业机会、经济增长和地缘政治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