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我国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特别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因为整个疫苗生产工艺不做丝毫改变,只是在投料端把原来的早期流行株换成现在对我们有威胁的变异株,一个生产周期,出来的就是变异株的疫苗,所以说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有足够的研究能力和生产能力,根据对变异株监控的结果做出相应反应。”邵一鸣说。
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如何选择?
目前已经上市的疫苗有一针的、两针的、三针的,普通人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可以“盲打”?对此,邵一鸣解释,这三种疫苗主要是根据疫苗特点确定了针次。病毒载体疫苗是借助病毒进入细胞,由于它本身就是个病毒,进入细胞能力很强,所以打一针就能诱导出比较强的免疫力。“灭活疫苗常规是打两针,第一针诱导免疫记忆,第二针可以诱导很强的记忆反应,达到最佳的免疫程序。”邵一鸣说,重组蛋白疫苗是在体外通过工程细胞制备出抗原,高度集成之后交给免疫系统,需要打三针,这样会得到最好的效果。
邵一鸣表示,从保护性上来讲,这三种疫苗选哪一种都一样。从安全性上来讲,也没有大的差距。但是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对病毒载体类的疫苗过敏,有的人可能对灭活疫苗过敏,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如果选择打2~3针的疫苗,打完第一针已经出现比较强的过敏反应怎么办?邵一鸣表示,第二针可以选另外一种疫苗,即“混打”,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
邵一鸣说,一般而言不推荐“混打”,但是对特殊人群可以换种类。比如阿斯利康的疫苗在欧美使用,打第一针就出现了血栓,那么第二针他们就推荐打mRNA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