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乐以后,卫所士兵的逃亡现象就愈发严重,这不仅有制度上的原因,也与明朝国力的下滑不无关系,京城三大营位于天子脚下,尚且处于常年不满额的情况,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
而此时随着也先逐渐掌握了蒙古诸部的最高权力,他的野心也在疯狂的生长,也先想要恢复蒙元昔日逝去的荣光,于是联络各个部落,在正统十四年分三路大举入寇。《明英宗实录》载:"(正统十四年七月乙丑)是日,虏寇分道刻期入寇。也先寇大同,至猫儿庄,右参将吴浩迎战,败死。脱脱卜花王寇辽东。阿刺知院寇宣府,围赤城。又别遣人寇甘州。诸守将凭城拒守。报至,遂议亲征。"从《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也先此次入寇准备充足,规模极其庞大,也先本人带兵攻打大同,阿剌知院带兵攻打宣府,脱脱不花进攻辽东,又分一部分兵马攻打甘肃等地,沿着明朝长城九边从辽东到甘肃处处烽火,情况万分危急。
自大明开国以来,从朱元璋,朱棣,乃至仁宗,宣宗,无一不曾亲冒矢石,这种尚武精神也激励了年轻气盛的英宗,他认为自己与父辈相比并不会有多差,于是不顾群臣谏阻,执意御驾亲征,和国力正盛的瓦剌决一死战。然而他却不知道,和活了40多年的老油条也先相比,他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屁孩罢了,无论手腕,权谋,都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果不其然,英宗先是盲目出兵,大军准备不足就强行出发,之后又不肯听郭登的建议从紫荆关回京,反而选择东至居庸关,我猜想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其实是不甘心这样两手空空就回京的,他不走紫荆关回京反而向东行进至居庸关,应该是仍然还想着寻找也先主力决战,但最终酿成了土木堡的惨剧。
《明史》以及不少史料将这一路线选择的罪名算在了王振头上,说是王振因为害怕家乡麦子被大军践踏,所以选择绕道,其实王振不过一个太监哪有那么大能量指挥二十万大军,最终决策必然是英宗下达的无疑,只不过为尊者讳,这个罪名自然不能让英宗承担,王振就成了最好的背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