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刁存又如往常一样前来进言,还是那股熟悉的味道,汉桓帝忍了一会,这老臣却还没说完,汉桓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终还是没忍住,口气不太好的说:"赐你一物,含嘴里吧。"于是汉桓帝拿出一个"钉子"状的物件,交到刁存手里,他也没见过这玩意,放嘴里吃起来有点刺嘴,他心里一惊,难道皇帝因为自己口臭就要除掉他?但是又不敢表露出不情愿的样子,于是便含着这"钉子"回了家,一直没敢吞。
回到家中,刁存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已经在眼睛中滚了许久,他和家人一一诀别,因为在他看来,吃了这刺嘴的"毒药",恐怕自己已是半只脚踏入鬼门关了,家人们见状也悲伤起来。这时门外来了一位好友,见他一家人如此悲伤便好奇询问发生何事,刁存说明缘由后,这朋友大笑起来,让他吐出那"钉子",并问他:"是否感觉口中有香气?"刁存点头示意,朋友解释:"此物乃是'鸡舌香',根本没毒。"刁存这才恍然大悟,皇帝这是赐宝于他,帮他除口臭。
刁存闹下这场乌龙事件之后,这"鸡舌香"(也就是丁香花,长得像钉子)就成了皇宫中的流行物品,这才有了前文的那一幕。在《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中刘禹锡也有提到上朝时含鸡舌香的事,还有《魏武帝文集》也提到曹操赠诸葛亮鸡舌香的故事,可以此物就是古代文人雅士、朝中大臣们必备之物了。
其实挺佩服古人的想象力的,他们没有牙膏,没有口香糖,却想到了利用天然植物来除口臭,只不过看完这故事反倒有点同情汉桓帝了,虽然在桓帝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被批为昏君,但身为皇帝,却还要忍受大臣的口臭,还颇有风度的不点破,为对方保留了面子,由此细节来看,这桓帝到也并非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