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野象比你想的更危险(5)

2021-06-03 01:45     云南网

至于气味,大象灵敏的嗅觉可以帮助它们在长途跋涉中辨认同伴留下的尿液、粪便气息,从而尽快跟上大部队。

大象更为神奇的一种交流方式,是用有规律的跺脚制造大地的震动,这种震动再被其他大象用布满神经末梢的脚底感知,通过骨骼传导到内耳。这种方式通常用在象群之间距离较远,且被自然屏障阻隔时,一般用来传递危险信号或水源、食物等信息。

  萌萌的大象,其实也会伤人 

由于大象憨厚的外表,聪明的智商,温顺的个性,大象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可爱友好的。在众多卡通作品中,就有很多讨人喜欢的大象角色,比较著名的如迪士尼的小飞象,以及《小猪佩奇》中的艾米莉。

而大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灵兽"的地位,有着吉祥、长寿等美好寓意。在佛教传说中,普贤菩萨的坐骑便是一头六牙白象,所以大象也象征着佛法的玄妙与功德的圆满。

因此,此次象群长途跋涉的新闻进入大众视野时,人们常见的感受就是觉得很可爱、很欢乐,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浪漫化的解读,比如认为这是"大象妈妈"带着全家出来"旅行"等。

这样的认知,很容易使大众忽视潜在的危险。由于大象庞大的体型,普通的公路、围栏并不能阻挡它们的脚步,大象很容易进入人类的生活空间。作为野生动物的大象,保留着天然的野性,并没有太多与人类相处的经验。如果发生人象遭遇,在人类不加警惕的接近与挑逗之下,大象很可能会受到惊吓,激发自卫本能,而对人类造成伤害。

2017年,一头野象进入了印度奥里萨邦的一座村庄中,围观群众聚集在大象周边对其拍照、逗弄。由于手机闪光灯的刺激,大象被激怒,先后用鼻子缠绕和踩踏的方式,攻击了靠近它并企图自拍的村民,造成人员伤亡。仅仅是缓慢的靠近,就容易使敏感的大象做出过激反应,接近野象的危险性,值得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自大象"北上"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及大象途径地区的当地政府,均已向民众发出警示与提醒,切勿接近野象或与野象接触,并对大象迁移沿途道路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减少人与象接触的几率,尽最大可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因此,在大象可能经过的路线上,人们应尽量避免将大象喜欢的食物暴露在户外,以免造成对大象的吸引。与大象遭遇时,应尽快躲避到安全地带,与大象保持安全距离,不主动接近、挑逗大象,更不要擅自采取拦截、驱赶等方式,以免惊吓或激怒大象。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级,亚洲象被列为濒危物种。目前,中国境内仅存约300头亚洲象,比大熊猫的数量更加稀少。在大象跋涉的路途中,尽量不打扰它们,尽力将它们引导回适宜生存的栖息地,或许是对待这群大象最理想的方式。

云南网记者李星佺实习记者马元西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