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疫情复盘:10天内出现长链条代际传播(3)

2021-06-01 02:48  新华社

荔湾区实施居家隔离的区域,道路上空无一人。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溯源:印度出现的变异株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黄光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疫情特点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这场和病毒进行的赛跑过程中,我们必须比以往跑得再前一点、跑得再快一些,才能及时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切断感染链条,否则,极有可能出现更多本地感染者。"

在郭某确诊后,一场与病毒的赛跑就在广州紧急开展。

23日晚,广州市荔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初步判断荔湾区锦龙社区郭某为境外输入关联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其病毒属于在印度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在30日举行的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陈斌通报,21日以来的感染者中,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为传播速度极快的最早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B.1.617)。

该变异毒株最早在去年被发现,但在今年4月份开始引起全球广泛关注。5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B.1.617"列为"须关切变种"。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范科霍夫在当天的发布会表示,现有的一些信息表明该变异毒株的传播能力更强。小规模的初步研究也显示,抗体对它的中和能力较低。

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同时具有在南非率先发现的E484Q和在美国加州发现的L452R两种突变。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教授刘善虑表示,这两个突变均发生在病毒的关键部位。"受体结合区域是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关键部位,这两个突变均会影响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这两者结合,可能就会变成传播力特别强的毒株。"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5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疫苗可以应对该变异株,可以产生一定保护作用。病毒在不断变异过程中,变异还会加大,一旦出现我们现有疫苗应对不了的变异株,我国灭活疫苗有快捷的方法可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