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2021-05-31 09:43     老杉说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近现代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三个阶段。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让革命之花在中国的土地上埋下了种子,然后在后人的悉心照料下逐渐开花。接着是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抗日战争"。最后则是以解放全中国为目的的"解放战争"。这几句话只是对这三个阶段的笼统概括,只能说大致是这样的。

在最初的革命阶段,很多的理想之士就是跟随着孙中山的脚步,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断地摸索着前进。在这途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外在的困难,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最难得是面对自己的内心。

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有的时候会忍不住怀疑自己,革命这条路真的行得通吗?我们似乎看不到它的未来。在这种情况下,内心就会逐渐焦虑,当最后的一根稻草向我们压下来时,我们再也承受不住这自我怀疑的重量。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无比坚定的意志,所有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忍耐、坚持的人都是万里挑一,品德高尚。只是这种人实在是太少了,我们之所以觉得中国近代出现过很多是因为共产党这个组织就像是黑夜中的火炬,吸引着熠耀之光。

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初次接触共产党接触

1916年,从省立韶中学毕业的欧震选择在周田墟小学教书。虽然欧震只有一个高中的文凭,但是在那个中国素质教育并不发达的年代,能够识字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能够在学校里读书了。

在周田墟教了很多年书的欧震本以为他的一生都会这么平淡地度过,在学校和家中不断往返,不断往返,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但命运有的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你永远无法预测它,你只能顺从它,被它牵着鼻子走。如果按照历史的必然性来分析的话,中国的革命是必然的的,就算没有孙中山先生的带领,还会有王中山、李中山冒出来。只是时间上会有一些差别。但是对于欧震这么一个庞大社会中的渺小个体来说,这就是他不可预知的命运。

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在孙中山先生的感召下,欧震立志报国,弃笔从戎。刚加入粤军的他在里面当了一个排长,但是他知道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这样说可能并不准确,欧震弃笔从戎绝不是想当一个小小的排长,因为这个职位太低了,在战场上根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他依然还是那个可以轻易被人左右的棋子。

为此,欧震燃起了他内心对于学习和改变的冲动,这是他在数年执教生涯中几乎被磨掉的东西,现在它们又再一次回到了他的身上。争取到在讲武堂学习的名额并且顺利从中毕业,之后欧震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2师,在师长张发奎部下任叶挺独立团营长。

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执行力与指挥能力

1926年,欧震跟随自己所在的部队从广东出发,向北伐而去,并且参加了两次意义非凡的战役--平江和汀泗桥战役。

在汀泗桥战役中,国民革命军先与吴佩孚发生战斗。这是因为相比于三大军阀的实力来说,国民革命军的实力显然是要更弱一些的,所以必须逐一破解,避免对方联合。

在师长张发奎的指挥下,欧震趁着夜色带领自己的部下偷袭敌方的主阵地。虽然对方派了人站岗,但也没有发现欧震他们的行踪。

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在一阵白刃战后,桥头堡阵地被欧震率人占领,不过他们也付出了不小得代价。但就最后的结果来说,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控制了桥头堡就等于控制了进出武汉的战略要地。

接下来,北伐军队按照计划逼近武汉,准备围攻武昌。10月10日,担任敢死队队长的欧震冲在前面率先攻城,并且成为第一个登上城墙的战士。这一场战斗从准备到结束历经数月有余,武昌最后抵挡不住北伐大军的凶猛进攻被攻破。

在完成进攻武昌的任务后,欧震一刻也不敢耽误,立马调转自己的部下前往江西支援,参加对军阀孙传芳部队的德官战役。之后便是跟随己方部队的脚步进入河南继续北伐的脚步,与奉军在临颍激战。

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这两次战役,欧震都不是作为主力部队直接在战场上与敌人面对面,而是作为一直临危受难的支援部队去驰援这两次战役。欧震圆满完成了这两次任务,最后皆以有限的兵力挽回垂危的战局。

投靠国民党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并且向中国人民展示共产党要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共产党决定联合国民党左派,集结力量进行第二次北伐,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

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原本共产党还在积蓄更多的力量,以求接下里的起义能够达到一锤定音的效果。但是因为国民党的迫害行动越来越猖狂,共产党决定迅速实行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各个部队的进攻在指挥下正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进行着。终于,伴随着逐渐熄灭的枪声,南昌起义胜利了。

在这之后,欧震跟随着起义部队挥师南下。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欧震竟然临阵倒戈。

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南昌起义的消息传到国民党耳中后,他们立马派了大军前来围剿,共产党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果再和国民党大部队硬碰硬就得不偿失了。于是,起义部队便决定分批撤出南昌。

这些部队一路上除了要忍受恶劣的天气,还要随时提防着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一路上减员是难免的。欧震所在的这支部队,减员比较严重,很多意志不坚定的战士选择了放弃,回家种田去了,欧震觉得革命无望便选择投靠国民党。并在第五次"围剿"中随薛岳一路追剿中国工农红军。

1935年,欧震被授予少将军衔。可见蒋介石对欧震有多看好。

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抗日战争中,欧震表现得非常英勇,在国民党中立下了许多的战功,这对整个中国也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不过到了解放战争中,欧震的经历就显得非常平凡,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表现。但这对我们也是一件好事,如果欧震指挥的太好,遭受损失的可就是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了。

随着孟良崮战役的失败,欧震也就逐渐退出了国民党一线指挥的阵营,1949年跟随蒋介石逃往台湾。因为在军事生涯中喜欢作诗消遣,欧震也被国民党内部称为"儒将"。1969年2月13日,欧震在台湾病逝,死后追晋为陆军二级上将。

他在叶挺手下战功赫赫,后投身国军成老蒋爱将,死后追封二级上将

小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欧震就是这么一个人,有着大将的能力,却选错了阵营。

我们从共产党的角度去看,欧震是一个背叛革命的人。从国民党的角度去看,欧震是一个弃暗投明的人。但我们从如今的上帝视角去看,欧震最后选择的并不是国民党,而是利益。他选择国民党是因为能够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他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也是我们战场上的敌人。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