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再来看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书中关于廖化是这样描述的,即第七十六回:"关羽陷入包围,关平和廖化率军解救,众人退至麦城商议军事。此时,吴国大军将麦城团团围住,关羽问谁可突围至上庸求救?廖化自告奋勇,关平掩护突围。两人出城遇到丁奉,关平奋力杀退丁奉,廖化得以突出重围,向上庸奔去。"
以上这段话的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关羽被被围之后,是廖化和关平先救出了他,然后一起退往麦城。然而没过多久,吴军就将麦城团团包围,而此时关羽问众将,谁能杀出重围去上庸搬救兵。廖化自告奋勇,最终在关平的掩护之下,廖化顺利突出重围,前往上庸。只是很可惜的是,上庸守将刘封和孟达两人,不愿出兵相救,不得已之下,廖化只能前往成都去找刘备。然而当廖化见到刘备之时,关羽就已经被杀了!
将《三国志》中的情节和《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进行对比之后,可以得出,演义中去掉了廖化降吴、诈死、携母西行、与刘备秭归相遇的情节,同时增加了麦城突围,上庸搬兵,成都见刘备的情节。而演义这么写,很明显就突出了刘备和刘封、孟达之间的矛盾,同时弱化了廖化的存在感。如果在演义中加入《三国志》中的情节,同时再加以渲染,那么廖化的形象就瞬间高大上了,这样一来,也就不会被世人误解为只是一个武艺平平的庸将了!
综上所述,如果按照《三国志》的版本,廖化根本就没有成功突围,而是投降了东吴,之后又回到了刘备身边。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版本,廖化之所以能够成功从麦城突围,是因为有了关平的相助,帮他挡住了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