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留给后人的段子,除了"口蜜腹剑",就是不学无术,在列举他不学无术的事例中,"弄獐宰相"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据说李林甫的小舅子生了个男孩,他去给小舅子贺喜,兴尽之时他大笔挥毫写下了"闻有弄麞之庆"几个大字,他的本意是想写"弄璋",结果写了错别字,闹了个大笑话,就这个事说大不大,但就是这样一个小错误,竟然被传扬开了,一笑就是千年,几乎成为了他不学无术的铁证。当然,后来他还有个将"杕杜"当"杖杜"的笑话,同样如出一辙。
但仅仅因李林甫写错个把字,就证实他是不学无术之人,这个定论还是有失偏颇的,其实历史上一些大文学家也有过写错字的经历,怎么偏偏到了李林甫这里,就揪住他不放呢?像大诗人李白曾经在恒山写下了"壮观"两个字,其中的"壮"字多写了一个点,就被人吐槽过,可这也丝毫不影响他的"诗仙"地位啊!还有大文豪苏东坡在他的笔墨中留下"日啖荔支三百颗",误将"荔枝"写作"荔支",后人也并没当回事。
事实上,李林甫能当上宰相,虽然不是完全凭借他的学识有多么渊博,文采有多么出众,但如果就此认为他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粗汉,那就大错特错了。史载,李林甫能诗文,工丹青。《全唐诗》收录李林甫诗作3首,《全唐文》收录其文章4篇,应该说他还是有文采的。他写诗给张九龄,自述"揆予秉孤直,虚薄忝文章",张九龄赞其所作"忽听金华作,诚如玉律调"(《张子寿文集》卷二)。高适赞他"兴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留上李右相》),前句说他品味高雅,后句夸他绘画水平高。《历代名画记》作者张彦远对李林甫的画作感叹"曾见其画迹甚佳,山水小类李中舍",说他的绘画风格接近大画家李思训,这是何等赞誉,一般人自此应该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