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马懿仍是不肯出战,于是,双方再次进入等待状态,不过双方等的东西不一样。诸葛亮等的是一次克敌制胜的机会或者等的是雍凉百姓和少数民族对曹魏帝国彻底的离心离德,而司马懿等得则是诸葛亮的死期。我确实没有你厉害,但是等你死了,没有发言权了,我只要比你活得长,就是胜利!打不过你也要熬过你!为此,司马懿还不怀好意的去向蜀国的使节打听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当得知诸葛亮"所啖食不过数升"时,司马懿马上就判断出:"亮体毙矣,其能久乎?" (《三国志·明帝本纪》)说起养生之道啊!呵呵,不是吹牛,同时代人在司马懿面前都是垃圾。
就在这相互等待中,公元234年秋风四起之时,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身后留下遗言:"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三国志·诸葛亮传》)一个人拥有无限权力却能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唯有膜拜而已!
这里想提一下《军师联盟》这部剧,虽然主创频繁东窗事发,但剧本身确实是国内历史题材少见的良心剧。这部剧的上下部的中途,真小人曹操和真君子诸葛亮都倒在了司马懿面前:曹操倒下时口中唱的是自己的《短歌行》,诸葛亮倒下时司马懿隔着渭水给他背的则是《出师表》。不去计较场景的真实性与否,《短歌行》和《出师表》确实是最能戏剧化呈现三国时代最厉害的两位英雄人物死时的心境。曹操渴望当周公,想要天下归心的--"周公吐脯,天下归心",诸葛亮则不去计较结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小人与真君子都没了,世间自然就只剩下伪君子。三国之后,伪君子统帅下的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五胡十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