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匈奴最早,最详细的记载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中国人喜欢写史啊,不仅喜欢写自己的历史,还喜欢替别人写史。《史记》中就有单独的《匈奴列传》。根据史记的说法,匈奴是夏朝的子孙,按照这个说法,匈奴也是炎黄子孙啊。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形成真正的威胁,是从西周末年开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趁机进攻了周王朝,杀死了周幽王,秦襄公借援救周王朝而上位,抬高了秦国地位,被封为诸侯。犬戎这一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北方各民族开始了对中原地区侵扰,戎是对北方各个游牧民族的统称,春秋时期有华夏,戎、狄、蛮、夷的区分。但是,这个时候的北方各名族是分散的,不统一的,比较著名的有绵诸、绲戎、翟、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等。秦、晋、齐、燕以及后来的赵国等,都抗击过北方游牧民族。比较有名的将领有:李牧,秦开(跟着荆轲刺秦的秦舞阳是秦开的孙子,爷爷是一代名将,孙子确实是胆小鬼,可见虎父无犬子也不一定正确)、蒙恬等。直到西汉初年,冒顿(du)单于统一了北方,才建立了匈奴单于国。匈奴,从某种意义来说,匈奴是北方游牧民族一个朝代的名字,类似于咱们的秦、汉等。匈奴统一北方之后,中原北部从西向东分别为月氏、匈奴、东胡,后来月氏被匈奴赶跑了,东胡分裂为鲜卑和乌桓。匈奴统一之后,对汉王朝威胁增大,就有了和亲,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抗击匈奴。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成为了汉王朝的小弟,一起攻击北匈奴,北匈奴西迁,据说,如今的匈牙利,罗马尼亚等都是北匈奴的后代。南匈奴与汉开始融合。三国时期,曹操灭了乌桓,再加上匈奴已经被打残了,中原地区三足鼎立,这时候鲜卑开始强大。从晋朝开始到五胡乱中华时期,鲜卑主要有三股大势力,分别为北鲜卑,东鲜卑,西鲜卑。拓跋鲜卑其实就是北鲜卑,鲜卑贵族慕容氏在西鲜卑和东鲜卑都很有地位,西鲜卑后来在慕容氏的带领下跑到青海东部安营扎寨,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吐谷浑。东鲜卑为宇文部和慕容部实力最大。隋唐演义中大名鼎鼎的宇文成都就是鲜卑人。
五胡乱中华
五胡主要是指:匈奴,鲜卑,羯(jie)、羌(qiang)、氐(di)五个胡人大部落。五胡乱华是由氐及匈奴族揭开序幕。氐族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等十六国之外,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谯蜀和内迁丁零之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羯是匈奴的一个分支,羌据说是属于炎帝部落,后来跟黄帝部落融合,行程华夏族,目前主要聚居在中国的西南。氐在古代属于羌。五胡乱华一直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而结束,拓跋焘属于鲜卑族。
在北魏建国之后,北魏忙着向汉民族学习,一不小心,处于蒙古,西伯利亚曾经被认为是自己的努力柔然开始兴起。柔然,匈奴别种(宋书的说法),就是原来的匈奴的残余势力建立的政权。也有的认为是东胡某个部落建立的政权。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西魏都拉拢柔然来打击对方,柔然一时风光无限,甚至一度威胁到了南朝的宋齐梁陈。然而,柔然万万没想到,自己曾经是鲜卑的奴隶,自己逆袭成功之后,也看不起奴隶,但是自己也是被自己的奴隶突厥而逆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