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和唐初的三位皇帝,都是很会做人的人。面对这个为李唐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李渊为其赐姓,李世民在李勣需要胡须做药引的时候为他剪下自己的胡子,还亲自为李勣将要挂入凌烟阁的画像作序。就是被李世民提醒要稍稍提防李勣的李治,也会在李勣患病时前去探望。李勣离世时,李治登未央古城目送柳车,皇太子也去送行。
最初,朝廷对李勣的墓葬,是以和西汉卫青、霍去病同样的规格安排的。唐高宗光宅元年(684)时,李勣还获许配享太庙。然而到了嗣圣元年(684),李勣曾获得的一切殊荣都化为了泡影。
在李勣死前,他曾自己给自己举办了一场"离别宴"。当着全家的面,李勣说:"我见房玄龄、杜如晦、高季辅辛苦作得门户,亦望垂裕后昆,并遭痴兒破家荡尽。"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家,李勣嘱咐弟弟:"我有如许豚犬,将以付汝,汝可防察, 有操行不伦、交游非类,急即打杀,然后奏知。"
然而李勣的一片苦心,终究还是被后辈糟蹋了。李勣之孙李敬业,在武则天掌权以后,对李家天下被夺,武氏子弟皆为重臣感到非常不满,便伙同魏思温、薛璋等谋反。他们不仅占据扬州一带,还以匡复庐陵为名,大肆招揽军队。李敬业还建立所谓的"三府"--"一曰匡复府,二曰英公府,三曰扬州大都督府",并自称扬州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