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墨家的第二个显著不同就是由第一个延伸而来。
因为从我们作为"人"的视角来看,谁生了我和谁生了别人不是区分很清楚吗?那怎么看才会得到天下父母皆"父母"的结论呢?只有越过个人视角,从人人平等的上帝视角来看。上帝视角,或者用中国古代的常用说法--"天",视众生是平等的,既然众生平等,那么重等级的儒家所主张的天子之礼贵族之礼等等,岂非白花阵仗?
所以墨家很反对儒家主张厚葬所谓身份高贵的人,如果尊墨家,皇帝就不应该修陵墓,贵族也不应该大张旗鼓地陪葬金银,人死只需薄葬。
这种想法在今天倒实用,只是可能今天我们得少很多帝王陵著名景点,也少发掘不少金玉古董。
而且墨家所主张的平等,不是像厚待我父亲一样厚待别人父亲,而是像薄待别人的一样薄待我的,所以中国人今日头上还重重的"孝"字、每逢长假大规模迁徙归家的习惯,等等,可能都会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