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朝堂局势稳定以后,曾组织过六次大规模的征讨活动,而李世民居功至伟。对于这些骁勇善战的士兵将领来说,与其选择毫无干系的李建成做皇帝,还不如将战功赫赫的李世民推上皇位,只有这样的大英雄才是值得他们崇拜与效忠的合格君主。李世民凯旋归来以后,不但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还赢得了民心,甚至一度超过了当时的皇帝李渊。而此时的李建成虽然已有危机感,但一无兵权二无战功,早就没有了与李世民一较高下的机会。
但不管怎么说,李建成毕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所以还是有很多人选择支持他。当李世民在外征战的时候,他极力拉拢权臣望族,在朝中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关系网,李元吉便是其中之一。相对于李建成的优柔寡断来说,李元吉这个人不但武功高强还行事果断,甚至还策划过杀死李世民的局,只不过被心软的李建成中途破坏。设局失败以后,李建成又暗自后悔,因为此时的李世民要战功有战功要实力有实力,只有不择手段先发制人才能彻底根除这样的祸患。
于是,他向李渊建议由四弟李元吉出征突厥,一方面可以削弱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另一方面还能趁机夺取兵权,这可是制胜的关键因素。但李世民也不是省油的灯,不但在李建成身边安插卧底还拥有数位谋士,制订了一系列的反抗计划,玄武门之变便是其中的高潮戏码。
与心软的李建成相比,李世民的手段可谓是心狠手辣,尽管其他人都向他提出了"囚禁太子及其党羽"的想法,仍旧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干脆利落的解决了所有祸端。对此李世民表示:"太子李建成早已鬼迷心窍,与其等着他反扑,还不如一次性解决,至于囚禁是根本起不到作用的。"发动政变的时候,其他人仍旧有所顾忌不敢处置李建成,又是李世民出手将他射杀,其狠心程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