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武则天清理李唐宗室,紧锣密鼓筹划称帝。
同年九月,徐敬业在扬州竖起勤王救国,匡复李氏唐朝的大旗,起兵造反。一直对朝廷心怀不满的骆宾王一看机会来了,立刻弃官而去,连夜赶赴扬州,加入到叛军队伍,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年过花甲的宾王踌躇满志: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在军登城楼》
可谓是慷慨悲壮、苍凉激越,宾王坚信"正义之师"终将取得胜利,同时,还写就了那篇文震铄古今的千古檄文《讨武曌檄文》。
此文骈四俪六,对仗工整,用典切实,笔力强健,气势恢弘,被后世称作"古今第一雄文",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一起,并称骈文双壁,开篇就历数武则天的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