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之死的真相:他到底是被谁气死的?是诸葛亮还是孙权?(7)

2022-12-13 14:59  360kuai

年轻的诸葛亮,并不像他后来很多年在《出师表》(前出师表)中自诩的那样,是"布衣"。至少不纯粹。往上不捯,就说同辈--他的哥哥诸葛瑾在江东做官,且职位不低,这差不多"地球人都知道";他另外的兄弟,也有在江东做官的,只不过没有诸葛瑾职位高,且不关乎他聚焦的"军事政治"领域。

本来,诸葛瑾是邀了诸葛亮也去江东做官的。江东方面,也很欢迎。可诸葛亮没去。

为什么没去,除了小说评书渲染的"良臣择主而事"的高远,怕也难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考量。要说还有第三个方面因素,就该是诸葛亮自己的小算盘。

他有才学,也有近乎相配的野心,寄望"位极人臣"的高目标。"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话,是在已经"闻达于诸侯"之后说的,跟亿万富翁暴发户说"没想过要发财"一码事来的。年轻的"布衣"诸葛亮,或许在"三顾茅庐"之前,并没完全看清自己作为"卧龙"的未来;但"卧"在"岗"上的他,应该是看清了去江东的未来--哥哥在上,免不了管手管脚、拉三扯四,十有八九影响施展。更不妙的--江东有"周郎",手握重兵,能耐所及领域,跟他有超过80%的重合度,跨马挥剑入阵冲杀的本领和"托孤大臣"的地位,更是他诸葛亮这辈子无论如何也没法"蹚平"的两座坚峰。有这么一位在前、在上,想要"位极人臣",不出重大意外的话,可是有的熬了!

换个角度看,如果不投江东,而像后来那样跟了刘备,继而几乎别无选择地确立了"联吴抗曹"大战略,之后,总体格局上讲,至少在赤壁之战前后,周瑜,江东"不二"的军事统帅,无疑在"孙刘联盟"中属于"定海神针"级别的核心支柱。这一点,诸葛亮能看清;比诸葛亮成熟老辣得多的刘备,更是洞若观火;天生的权谋大师、江东年轻的"坐馆"孙权,也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