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关兴在御营中,设关公灵位。先主亲捧马忠首级,诣前祭祀。又令关兴将糜芳、傅士仁剥去衣服,跪于灵前,亲自用刀剐之,以祭关公。"--《三国演义》
这下这两个背主之徒再也坐不住了,又打起了歪心思,糜芳首先提议回蜀请罪。他认为刘备真正恨的不过是擒获关羽、射杀黄忠的马忠罢了,只要取了他的项上人头,按照刘备"宽仁厚德"的素来作风,再加上自己国舅的铁饭碗便可稳保性命无虞。 他哪里想得到,刘备一见到他便火冒三丈,再听了这二人一番诡辩,怒气就再也压不住了,气得大骂曰:"朕自离成都许多时,你两个如何不来请罪?今日势危,故来巧言,欲全性命!朕若饶你,至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关公乎!",接着傅士仁、糜芳就被他给千刀万剐了。
2.正史版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糜芳降吴后过得并不好,至少那些"明人正派"是打心眼里看不起他的,无论他获得了多么丰厚的物质回报,良心终生都会受到谴责,因为无时无刻都会有人在东吴提醒他自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卖主求荣之辈,毕竟公道自在人心!?不管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糜芳都是难得善终,这也符合了现代大多数人的正能量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