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本是忠臣良将,被诸葛亮扣了个大帽子用计逼“反”,真冤呀!(2)

2025-07-07 11:43  360kuai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在排挤魏延呢?纵观诸葛亮自从跟了刘备后,一直将相不和,刘备"三顾茅庐"才请来诸葛亮,关羽、张飞对此一直颇有微词,诸葛亮也一直在制约着关羽。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成了一言堂,魏延对诸葛亮的军事指挥颇有微词,但是还听从调遣。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这样的好的策略诸葛亮却不采用,宁愿用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和廖化这样的人,像魏延这样战功赫赫的元老一点意见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用人有两个标准:1是籍贯是荆州的,2是听话。诸葛亮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荆州官僚集团,里面都是听话的蒋琬,费祎,董允,郭攸之,向宠,向郎,杨仪,马謖等等。而魏延是属于早期跟随刘备的,不属于诸葛亮这个圈子里的人,魏延忠心的对象是刘备父子。并且魏延个人能力也不差,属于帅才,所以诸葛亮处处限制、打压魏延。

为了除掉魏延,诸葛亮临死的时候还坑了魏延一把。第四次北伐撤军时,诸葛亮已经病危,他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杨义、费祎、姜维,将魏延排除在外,密谋的结果就是兵权交给杨义,蜀军撤退,魏延断后。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杨义派费祎试探魏延,魏延说:丞相虽然死了,还有我在,怎能因一个人的死荒废天下大事,我魏延何人,怎么能受杨义摆布,做断后的将领!结果两人互殴,都指责对方谋反,魏延被杀。

诸葛亮制定这退兵政策的时候明显有问题,魏延作为当时的三军司令,而杨义只是丞相府的秘书长,让杨义掌兵权退兵,魏延断后,明显是歧视魏延,再一个魏延和杨义一直不和,诸葛亮也知道他肯定不服杨义,所以才说:延若不从,军便自发。这就是逼着魏延跟杨义火并,从而除掉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