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到了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对此,在笔者看来,太子李承乾之所以选择谋反,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李承乾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叛逆起来,而因为患上了足疾,更导致李承乾的性格比较敏感,也即容易多想,尤其是把很多事情往坏的方面想。
二
在此基础上,不仅李世民对他十分严厉,李承乾的老师,同样对他屡次批评,这显然加剧了李承乾性格上的叛逆和敏感,成为其选择谋反的原因。举例来说,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李承乾盖了一个房子,结果他的老师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再比如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二世被认为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君主。
因此,将李承乾比作秦二世胡亥,实在是批评过重了。不过,在于志宁等大臣看来,李世民可以对魏征虚心纳谏,你李承乾也应该学习你的父亲。但是,实际上,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李世民的层次。所以,这些批评,尤其是过度的批评,促使李承乾的性格更加叛逆,也即你越让我怎么样,我就偏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