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笠代言英特尔被下架:到底是谁在制造“男女对立”?(3)

2021-03-25 13:34     新京报

煽动性、仇恨性的过激言论比比皆是,俨然是一场积怨已深的互联网“猎巫”事件。但“猎巫”式的讨伐话语从来都经不起推敲。

类似“男性才是电子产品的消费主力”“等于蒋劲夫代言七度空间”等高赞评论不仅缺乏事实根据,还故意错置符号(将蒋劲夫在现实生活的家暴行为等同于杨笠在脱口秀大会的几句调侃段子),其暴露的无非是男性气概的权力运作手段。

再看许多男性网友对杨笠的最大指控——“制造男女对立”“恰性别烂钱”。如果杨笠因为在脱口秀中调侃了几句“普信男”“男的,垃圾”“你们男人还有底线吗”,就被扣上了制造男女对立的帽子。那么,对于长期忍受侮辱性言论与厌女论述的女性来说,是不是该叫停大部分流行文化作品?

当然,“幸福生活靠双手不是靠吵架”(杨笠语),上述发问也并非为了反向攻击,而是摆正事实。

事实上,只要细细观察弥散在社交媒体评论区的各类抵制话语后,我们不难发现,所谓制造男女对立的指控本身就是父权策略——我不喜欢这样的言论,它竟然还出自女性之口,我一定要让它消失。

正如厌女是父权社会的深层心理结构,部分男性网友对杨笠的攻歼,反映的也是互联网空间一贯以来的厌女特色。上野千鹤子在《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一书中犀利指出,厌女症是历史与文化的流行病。厌女症就是绝不将女人视为与自己同等的性的主体,而是将女人客体化、他者化,更直接地说,就是歧视、蔑视。

杨笠代言英特尔被下架:到底是谁在制造“男女对立”?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日]上野千鹤子著,王兰译,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1月。

在许多男性眼里,杨笠是谁并不重要,她说了什么、她的目的是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杨笠作为(被扣上了)女权符号,她所代表的是女性的主体性,而“女性主体性”这一事实本身就对部分男性构成了威胁。

作为曾经(现在依旧)是大写的“主语”与大写的“主体”的男性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女性声音,他们无疑是既愤怒又害怕。他们愤怒于女性竟然不再驯服、不再闭嘴,又害怕于自己也会像女性那样,被放置于客体位置加以审视评断。

贬低女人,成为男人?

回溯这几场围剿杨笠的事件,我们无法忽视的另一点便是男性共同体的存在。而这点在刚才提到的《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一书中也被系统讨论过。

上野千鹤子援引赛吉维克的理论框架,将男人之间的纽带称之为“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male homosocial desire)”。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