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银,已经作为称量货币而被普遍使用了。到了唐朝,由于丝绸之路的打通,大量的国外商人进入中国交易。他们的到来,让大量的国外金银货币进入中的货币市场。比如说《长安十二时辰》中多次提到的萨珊金币,就是波斯人使用的货币。但是中国的黄金存量少,价值太高,不太适合流通。白银于是才正式开始流行,成为了百姓日常可以接触到的高价值金属货币。但是此时的白银货币还仅仅是个雏形,无法真正做到有序流通。如果唐朝的影视剧中出现某位商人用银子付酒钱,那就可以说明编剧是个不懂历史的人了。
宋元明清四代,白银才算是成为了较为成熟的货币,进入市场和铜币共同流通。但是因为每个朝代的经济水平、物价、通货膨胀率等都不一样,古代和现代的经济情况也天差地别,所以关于白银的确切价值,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核算标准。如果硬要算的话,只能拐一个弯,用白银、铜钱、粮食三者的比值来进行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