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与张良同样功高震主,为何韩信却被灭三族,性格使然(2)

2025-03-03 12:22  360kuai

韩信的性格历来在胯下之辱时便已显露,后世无不佩服并争相以其自勉,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历来争论不休。拥有"兵仙"美誉,使得赞扬他的人普遍认为其能受胯下之辱,具有大将之风,是出将入相的典型人格。而也有人认为之所以落得惨死并被灭三族的结局正是其优柔寡断,对刘邦敢怒不敢为的结果。可见无论成功还是惨死都是性格的必然结果。

其实韩信并没有深刻领悟忍的真谛,金庸先生曾在小说中提到"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这句话将忍字的上面的刀与下面的心的意境诠释得生动形象。而韩信虽然幼年受其母影响坚持"忍字高,忍字头上一把刀"的原则,但在其母亲骂他几句后他深感没有尊严,并因此暴跳如雷。可见他的忍是没有原则的,反而带了几分无奈和欲望。以至于连母亲的教训都置若罔闻,与"胯下之辱"的韩信判若两人。

除了他的忍带有强烈的欲望且没有原则外,韩信的优柔寡断也是另外一个致命的弱点。汉初韩信本来有机会不死的,而且至少有两次,第一次便是张良曾用千古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劝说韩信不要贪功恋权,韩信嗤之以鼻。第二次便是刘邦建国后因忌惮韩信功高和为人便阴谋削夺其爵位,最后竟和屠夫樊哙相同地位,这让韩信羞耻并非常愤怒。身边的谋臣都劝说刘邦要处死他,还不如先发制人。而此时韩信怕造反失败,一怕不可收拾,最终失去最后一次活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