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呼吁监管“996”引发热议,媒体:必须动真格(2)

2021-03-11 08:55     澎湃新闻

"尽管我们早就清楚'996'会损害劳动者权益,也无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全社会对于'996'的抵制却一直停留在呼吁阶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究其原因,是监管的失灵。要让'996'不再猖獗,监管必须动真格!"@半月谈强调,"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应出台具体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对违法企业依法进行严厉处罚,让劳动法在'996'这类畸形加班文化面前显现出足够的震慑力和约束力,而不是仅仅在纸面上空转。唯有如此,'996'这个困扰着整个职场的'过劳病'才能被根治。"

《参考消息》官方微博@参考消息也认为对过度加班"说不"应是企业遵守的普遍规则:"加强对996企业的监察,只需依法办事,让有关法律更加'锋利',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唯其如此,才可能使相关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早日回归正常,也才能让奋斗的青春更加幸福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对劳动者超时加班问题的关注,并不局限于个别代表委员。

据《工人日报》报道,"超时加班与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不相符,与国家提倡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也脱节。希望'两高'像重视治理欠薪一样,重视解决超时加班问题。"3月9日上午,在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讨论"两高"工作报告的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的这番呼吁引发现场热议。

"不同意长期加班加点。"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工会联合会荣誉会长林淑仪说。她认为,长期加班加点,严重挤占劳动者休息时间,使职工身体处于疲惫状态,工作效率下降,也容易发生意外安全事故。特别是近些年新业态劳动者超时加班现象更严重,有些送餐员为了多接单长时间奔波在路上,导致一些交通事故。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则指出,很多超时加班都是"隐形"的。比如,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有了工作微信群,很多人的上下班时间界限就模糊了,有的企业要求员工24小时在微信群里待命,漏接电话或不及时回复就算违规,甚至会遭到开除。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