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而无功,秦末这位将领的坎坷经历,比项羽和韩信更悲情(6)

2021-04-05 16:16     360kuai

定陶之战结束后,章邯率领军队转战河北,战斗的矛头指向赵地。大破赵军后追着赵王歇与张耳逃到了巨鹿城,与另一支秦国军队王离军一起合力围住了巨鹿。项羽闻讯率军前来支援,两支军队在漳水两边对峙。此时章邯带领的秦军连续作战,已经严重减员,与之对战的项羽又是军事天才。项羽军队的英勇以及秦军兵力的不足,导致章邯军数战数却。

章邯军的连连退却使朝廷震怒,章邯恐慌害怕,派长史司马欣入京请示皇帝,却遭到更为严重的无视:留在司马门三天,赵高不接见。在长史司马欣归途中,赵高派人追杀,还好司马欣多了个心眼,没有走原路。司马欣回到军中,看到了朝廷已经不能依靠,于是向章邯报告说:"今战能胜,高必嫉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已有让章邯投降的意思。

与此同时,起义军中的陈馀也向章邯投递了一封劝降书,点出章邯"有功亦诛,无功亦诛"的结局,并向章邯抛出橄榄枝。面对这封书信,再回想司马欣回咸阳请兵时的遭遇,章邯内心也开始动摇了。此时的章邯一定是分外矛盾的,他并不想成为一个背弃君主投降易主的罪臣,但他又不得不面对奸臣赵高的迫害,李斯、蒙恬等人的结局也让他心寒。但章邯降楚还是有一层顾虑,便是章邯曾杀死项羽叔父项梁,章邯并不敢完全相信项羽能够全然接纳他的投降。据《史记》载章邯和项羽第一次约降未成,项羽派兵又打败章邯,后项羽因为城中粮食短缺而同意章邯的投降。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章邯降楚时写到:"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将当时被逼无奈的章邯终求降而得的心境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亦将一个屡战屡胜的大将军无奈迫降的心酸苦楚展露无遗。

章邯投降项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章邯虽被封为雍王,但实际已被剥夺了兵权,预示着章邯在历史舞台上退居次席。就秦朝廷而言,章邯的投降对秦王朝的打击也是致命性的,使秦朝失去了最后一支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败亡已不可避免。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