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当时,包括诸曹夏侯在内,大家都得承认自己是大汉臣将,给谁干都是干。但是荀彧和汉献帝要想安抚住曹营诸将,那是一定要推出几只替罪羊的:刘关张即使不被诸曹夏侯五子良将(还没凑齐)之类的曹操心腹乱刃分尸,也会被捆绑起来,在汉献帝为曹操举行的祭奠仪式上"灵前献祭"--曹操并没有确凿的谋反行为。所以刺杀曹操成功之后,刘关张有九成可能会暂时成为"逆贼",是要诛灭九族的--而后世会不会为他们恢复名誉,也是个未知之数。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关羽和刘备的不同想法了:关羽是准备拼着一时的身败名裂舍生取义的,这叫舍我一人身名,换大汉江山社稷安宁;而刘备是不肯冒险的,他既要忠臣之名,更要保全性命,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如果自己变成干柴被烧掉,那么大汉这座青山还在不在,那也没什么打紧了。
无论如何,关羽当年许田围猎的时候没有砍掉曹操,而曹操后来对关羽也是着实不错,关羽生前被他封为汉寿亭侯,牺牲后以公侯之礼厚葬,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而张飞错失那次改变汉朝历史的机会,则是真正的令人惋惜了--笔者一直说大汉、汉朝而不说三国,是因为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三国这一说,起码曹操和刘备是不承认三国说法的:曹操终生没有篡汉,曹丕会说自己继承汉统,是符合天道人心的受禅;刘备则从来就不会承认自己是什么蜀国,他一直坚持"朕是大汉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