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从未面世的梵高画作将拍卖 预估价近800万欧元(3)

2021-02-26 14:27     潇湘晨报

在伦敦期间,梵高流连于伦敦各大美术馆和画廊,对一些名家作品的观赏和临摹奠定了他一生的绘画风格;而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作家对英国社会的描写,以及与他生活产生交集的伦敦底层群体,也成为梵高日后创作的灵感来源。

各色的英国人在艰苦谋生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张力,在梵高眼中,这些人的生活"比现实更加真实"。

近两年来,英国举办了不少类似的重量级画展。

去年,《莫奈与建筑》专题画展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出,泰特美术馆也成功举办了《毕加索1932--爱、名声与悲剧》展览,这两场展览所展出的作品,也分别来自英国、法国、荷兰等地的美术馆和私人收藏。

2017年,为了纪念西班牙肖像画家巴托洛梅·埃斯特万·牟利罗诞辰400周年,英国国家美术馆专门开辟了一间展室,将目前仅存于世的两幅牟利罗的自画像并排摆放在一起展出。

要知道,上一次这两幅画同处一室,还是300多年前在牟利罗儿子的手中,如今这两幅自画像分别存于英国国家美术馆和美国弗里克收藏馆。

收藏本无国界,同一位画家的作品因各种机缘巧合"流落"世界各地。

也只有在今天信息、科技、交通手段如此发达之时,这些画作才有可能重新聚首,让人们有机会从一个连贯的、多维的角度去观察、品味一个画家的笔法和心境。

全球化的深入也给艺术开启了一扇大门,当人们将收藏于不同国家的作品摆放在一起,一个追逐着光影描绘太阳升起时鲁昂大教堂的莫奈、一个将感情流淌在画作之上的毕加索、一个"大都会人"梵高,便如此鲜活、立体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伦敦时,20岁出头的梵高曾前往英国国家美术馆欣赏画作。

他或许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的作品会成为英国国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多少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只为一睹《向日葵》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