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孙艳收考上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他说,一定学法懂法,给父亲要一个公道。
签署冒名补偿协议 顶替者每月"补偿"350元
2010年,因长期上访,南纪成找到孙存良,表示只要孙存良不再追究此事,愿意每个月"补偿"350元,考虑到即将高考的儿子,孙存良答应并签署了协议。
2017年12月,孙存良办理退休。
2018年上半年,孙存良发现,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停缴了。同时,原本每个月都能收到的350元"补偿"也没有了。孙艳收说,"父亲发现南纪成没有再打钱来了,不是很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也成年工作,就跟父亲说,钱不要了,但是我们要去问问,到底为什么。"
经过再次上访,2018年下半年,孙存良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恢复缴费。
据孙艳收提供的社保信息截图,孙存良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首次参保时间是2014年10月1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首次参保时间是2010年3月1日,但两项养老保险都于2021年1月被再次终止。孙艳收感到疑惑,"为什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终止了两次,期间发生了什么?"
家属质疑:
顶替者为何没被辞退 反而调往邻乡?
孙艳收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父亲因为"双重"身份被暂停缴纳农村养老保险,对于这件事情,他和家人有3点质疑,始终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第一,1992年父亲被乡政府开除,但按照教委(现教育部)41号文件,规定没有县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不能随意辞退,乡政府没有这个权力。"孙艳收表示,根据父亲的说法,没有相应权力的乡政府,当时只是口头传达了辞退的事,也没有文件。
另一方面,孙艳收认为父亲被冒名顶替这么多年,县、乡两级都知道此事,为什么南纪成还可以一直任教,中途因为被举报,没有停职接受调查,反而调往邻乡继续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