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叫“卡脖子” 国外巨头轻轻一捏 扼住了中国工业的气管(9)

2021-02-05 10:13  星海情报局

中国企业的进展

我们都知道:市场需求是拉动一个产业发展的最强动力。

最近的几年,中国工业气体产业的发展非常不错。原因很简单,就是市场的拉动。

最近的几年,中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工业气体供给,这一点从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的氦气和不断膨胀的工业气体市场规模中就可以看出来。

而同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让我们的决策者们感到非常焦虑--如果我们无法从国外进口气体怎么办?如果外国气体厂商坐地起价怎么办?--于是,工业气体的国产替代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项。

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官方就将工业气体,尤其是电子特种气体列入了重点产业的发展名单之中。

这才叫“卡脖子” 国外巨头轻轻一捏 扼住了中国工业的气管

▲国家各种支持政策

以广东省的华特气体为例,华特气体已经实现了高纯六氟乙烷、高纯三氟甲烷、光刻气、高纯四氟化碳、高纯二氧化碳、高纯一氧化碳,高纯八氟丙烷、高纯一氧化氮等二十多种气体产品的进口替代。完成了对国内8英寸以上芯片厂商的80%覆盖。

华特气体的部分产品还通过了韩国海力士、荷兰ASML公司的认证,取得了业内龙头企业的认可,已经成为了长江存储的战略供应商,和*保持着紧密的配合。

这才叫“卡脖子” 国外巨头轻轻一捏 扼住了中国工业的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