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于藩王有着很大的限制,藩王的位置是如何传承的呢?(3)

2021-09-20 12:59  360kuai

奉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奉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中尉,岁禄四百石。镇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镇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中尉,岁禄三百石。辅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奉国中尉,岁禄二百石。之后不管是长子还是其余诸子皆为奉国中尉,永不再降,皆可世袭罔替。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以上就是明朝的藩王传承了,当然不管明朝宗室的爵位如何的降,他们的生活可比那些明朝官员和百姓好的多了,虽然自由被限制,但是好歹是吃穿无忧。而且很对人都知道明朝之所以会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明朝的宗室到后期太过于庞大了,在朱棣之后,明朝的藩王什么都不能干,连出门都不允许,这样的话这些藩王没事就只能在家拼命造娃,久而久之明朝的宗室就越来越多了。

再加上明朝对于宗室都会分爵位,并给予俸禄,而且他们又不干活只能等待百姓的供养,在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这些宗室占据着。毫无疑问,缺乏制约的畸形分封制度,使得明朝的宗室成为了明朝的寄生虫,不断掏空大明王朝的根基,你说百姓能不造反吗?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的话,最终明朝的轰然倒塌也是必然了。后来,清朝就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不再滥封王爵,很多皇子都没有封亲王,甚至有些皇子终生都未封郡王。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否还有着其他不同的观点呢?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加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