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在很多电视剧或者小说中,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一直都是纨绔子弟的形象,由于他们二人拥有共同的爱好,因此,他们自出场开始就是一路人,不仅如此,他们还多番针对李世民,对李世民进行排挤,但即便李世民看着兄弟之情对他们多有退让,他们也没有就此罢手,反而变本加厉,以至于让李渊对立下大功的李世民多有猜忌。李建成与李元吉还曾经多次痛下狠手,让李世民的属下们难以忍受,纷纷劝李世民逼宫,好让李渊幡然醒悟,而李世民不忍心让李渊被假象蒙蔽了双眼,同时为了大唐盛世,他最终答应了属下的请求,发动兵变,因此继承了李渊的帝位,为大唐迎来了一个盛世。
但实际上,李元吉并非如影视形象中那般顽劣不堪,他和李建成、李世民同是窦皇后所生,相比于李建成,李世民与李元吉的年龄相差更小,按理说,李元吉应该和李世民更加亲近。而且李建成是嫡长子,李世民开疆拓土,功劳极高,身为李渊第四子的李元吉虽然颇得李渊喜爱,但他早就没有了争夺皇位的可能。既然如此,为何李元吉不选择中立,坐等其中一位兄长登基称帝,反而要坚决拥护长兄李建成,而去排挤李世民呢?
事实上,正因为李建成与李世民各具优势,而除了李元吉之外,李渊的其他儿子年龄太小,因此,在李建成与李世民两人争夺储君之位时,李元吉的倾向就具有很大的意义。也是因为李元吉早早地就站在了李建成这边,这才让李世民在初期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李元吉如此果断的倾向李建成,是因为他文治武功不如李世民,也远不如李建成,因此他所在的齐王府完全没有办法与太子的东宫或是秦王的天策府对抗。而李渊并没有立李世民之心,在李渊看来,太子之位一直都是李建成的,或许在李渊心中,李世民打仗再厉害,也只能是一个封疆裂土的王,而李元吉正是看透了李渊的心思,知道李渊会站在李建成的身后,因此他才会毅然决然地站在李建成这边,只要李建成登基称帝,李元吉就能借李建成而位高权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