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百姓困苦不堪。如今,我们观看清末留存下来的照片时,看到当时百姓所呈现的面貌,最显著的特征便是麻木。不仅如此,清末中国人的麻木还有具体的表现。英国传教士曾拍下了一组照片,让人一言难尽。图上是几个英国传教士和清末百姓的合影。
想必很多人都记得,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此后,在鲁迅的笔下便有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的称呼。图上场景却与鲁迅笔下描述的事件相反,一个中国人日本人做侦探,被俄军捕获处以绞刑,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都说清末怪事多,这真是一点不假。1900年,当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后,被紫禁城高高城墙的难住了。这时的中国人却没有选择围观,他们出手了,从自己家中搬来梯子,帮助八国联军爬上了城墙,而后一部分人还随着八国联军抢掠珍宝,就好像什么家国民族气节全与自己无关一样,丝毫不觉得可耻。图上便是当时北京的一些百姓帮助八国联军登上紫禁城城墙的场景。
图上这张照片看的更加清楚,骑着墙头拉八国联军登上城墙的,正是留着长长辫子的中国人。诚然这里有一些是被义和团打击的教民,他们心怀仇恨,但更多的则是为了几个小钱,而帮助强盗的普通百姓。当时的国人,竟然麻木不仁至此,仅因为那少数的酬劳,就同自己的敌人,国家的敌人站在了一起。清朝能不亡乎?
无独有偶,八国联军在天津时,后勤物质供应不上,曾一度放慢了进攻的节奏。这时候,一些中国人又跳了出来,他们和八国联军做起了生意,组织了大批民夫为八国联局运送物质。图上就是当时美军的运输队,可见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的中国穷苦百姓,这种场面真是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言难尽。
与一部分中国百姓帮助八国联军不同的是,大多数中国人都对八国联军在自己国家土地上的胡作非为,进行了围观和漠视。图为八国联军中的英军从广渠门下水道进城,一群北京百姓站在一旁看热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普通百姓麻木不堪,作为清末政权一分子的官员应该有所不同吧!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除了少数作了激烈的抵抗外,很多官员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图上一群大清官员给八国联军送锦旗,褒奖他们在北京的所作所为,旗上写着"祝效华封"。
清末的中国人,为何会如此麻木呢?这个真是一言难尽,大概主要3个原因:一是当时的晚清政府失去了民心,百姓们都在期盼着其早日倒台;二是八国联军利用了中国人的民族观,打着将满人赶出关内的旗号,蒙蔽了不少人;三是上千年封建社会的压迫,使大多普通人都习惯了明哲保身。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幸好,清朝覆灭后,一部分中国人迅速站了起来,让我们真正当家做了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