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历史上,似乎探花郎总比状元郎要跟"吃香",比如清朝的和珅,就是一名探花郎,而与他同届的状元郎,似乎很少有人知道了。而按道理来说,状元第一探花第三,理应是状元更好,可古时候,大多数人都更加喜欢当探花郎,而非状元郎,这是为何呢?
首先,状元、榜眼跟探花被称为科举考试的"三鼎甲",其实在才学上,三人相差无几,这个排名几乎就是以皇帝的喜爱来排的。但所谓伴君如伴虎,现在找皇帝喜爱,以后也可能招皇帝厌恶,而状元郎戴着第一名的头衔,就更让皇帝感到威胁了。
第二,状元郎通常会直接受到皇帝的重用,甚至招为驸马,利益关系就直接跟皇帝绑定了。而这在古代风起云涌的朝堂上,相当于失去了其他的选择,状元郎在各方势力中没有斡旋的余地,因而会受到更多的针对和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