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2位矿工病情相对较重,但无生命危险。1位是从四中段获救的14天未进食的矿工,目前意识清醒,血压稳定,身体极度虚弱,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心率快,有发热,臀部皮肤有擦伤,表现出血容量不足等症状,已经给予了积极对症处理。另外1位发生消化道出血,有贫血。专家分析,出血原因可能和应激性溃疡有关,已经进行了输血、静脉注射药物等治疗,目前观察看,出血已停止,现血压稳定,无生命危险。对这两位病情相对较重的矿工,专家组会诊意见,建议转到医疗救治条件更好、救治力量更强的医院进一步治疗康复。
国家卫健委专家参与制定各种方案,并于24日晚和25日上午会同省级专家、市级专家进一步研究制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
据介绍,由重症、心理、营养、消化、心血管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将针对每一名矿工配备一个医疗小组并实行特护,对他们的睡眠、情绪进行心理评估,给予放松,睡眠管理等心理疏导。目前矿工心理状态比较稳定。
对遇难者,正在组织警方进行DNA检测,确认人员身份。
△救援现场(央广记者柴安东摄)
堵塞井筒的障碍物70%以上为钢构件
本次堵塞井筒的障碍物70%以上为钢构件,其中夹杂电缆和钢丝绳,还有玻璃钢碎片。各种损坏的构件交错挤压在一起,清障作业难度前所未有,而且清理工作无法使用机械设备,全部靠切割作业。大件变小件,长件变短件,全部靠人工装到吊桶内。为加快清理速度,大部分玻璃钢碎片全部由清障人员提前用手一点点扒出来,装在麻袋里面,以方便快捷装进吊桶。
在救援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不断优化清障方案和方法,救援队伍以最快速度将-350米至-380米井筒的严重堵塞段打通,为后续的吊盘快速下放提供了前提。1月24日10时20分,救援队伍将吊盘下放至四中段,成功发现第一名矿工。
△救援现场(央广记者柴安东摄)
专家还原事故发生情景:井下共发生两次爆炸
据了解,1月10日13:15分左右,从井筒传来爆炸声,同时伴有很大震感,井口信号室玻璃全部震碎,随即井口冒出浓烟,1个半小时后14:45分左右,再次听到井筒内一声巨响,同时有很大的冲击波,发生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对井筒设施破坏程度更加严重,也使得井筒杂物堵塞更加紧密,给清障工作带来更大困难。从搜寻到的已遇难9名矿工的位置来看,5位在420米左右,4位在三中段(500米)。这说明,这9名矿工都是在一次爆炸后攀爬过程中受二次爆炸冲击遇难的。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程序开展事故原因追查和工作责任追究,积极推进其他善后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