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在笔者看来,富有智慧的孙膑,很可能在马陵之战后急流勇退,选择了退隐田园。在古代历史上,将领立下赫赫战功,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一旦功高震主的话,这些将领很可能无法善终。在春秋战国时期,白起、商鞅、李牧、信陵君等功高震主的将领,最后都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所以,孙膑选择退隐,无疑是令人理解的行为。更为关键的是,就孙膑的祖先孙武,已经为孙膑做好了示范。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但是,在柏举之战后,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在此基础上,孙膑也留下了《孙膑兵法》这样的理论著作,也即这应该是孙膑退隐之后才完成的作品。
田忌
另一方面,作为齐国宗室的田忌,显然不会像孙膑一样退隐。田忌,妫姓,田氏,名忌,字子期,陈郡(今河南淮阳县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封地于徐州(今山东滕州时),又称徐州子期。就孙膑来说,可以没有太大的牵挂和束缚,从而退隐田园。但是,田忌作为齐国的宗室,又有自己的封地,显然不能说退隐就退隐。在此基础上,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田忌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样引来了同僚的嫉妒和君主的猜忌。
《战国策·卷八·齐策一·成侯邹忌为齐相》中记载:邹忌以告公孙闬(即公孙阅),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马陵之战后,邹忌派公孙阅令人携带重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刚走,公孙阅就派人逮捕占卜的人,在齐威王面前验证这番话。田忌闻讯后大为恐慌,被迫出奔至楚国。对此,邹忌担心田忌凭借楚国的势力再返回齐国。说客杜赫对邹忌说:"我愿为您把田忌留在楚国。"